诗词原文
闲游
唐·李商隐
池北池南春水生,桃花深处好闲行。
风轻云淡日色暖,鸟语花香景自明。
曲径通幽人迹少,小桥流水碧波清。
此情此景无限好,愿得长留不须归。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层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池塘的北面和南面春水已经生成,桃花盛开的地方最适合悠闲地漫步,微风轻拂,云彩淡淡,阳光温暖,鸟儿欢叫,花儿芬芳,景色自然明亮,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人迹罕至,小桥下流水潺潺,碧波清澈,这样的情景真是无限好,希望能够永远留在这里,不再离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悠闲游赏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水初生、桃花盛开、风轻云淡、鸟语花香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通过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悠闲自得、远离尘嚣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闲游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片桃花深处,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此情此景无限好,愿得长留不须归”的感慨,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留恋和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内容)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烦闷之际,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困境,他渴望逃离现实的束缚,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来安放自己的心灵,在一个春日里,他漫步于桃花盛开的池塘边,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希望永远留在这里,不再回到那个纷扰的世界,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