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的释义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飞仙阁,金铺照鬼愁。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作者及朝代

孙逖(696年-761年),字不详,唐朝大臣、文学家、史学家,河南洛阳人,自幼能文,进士及第,曾任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太子詹事等职,以文章知名于世,与韩休、张说等友善,有诗名,著有《孙逖集》传世。

作者简介

孙逖是唐代中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于五言律诗和五言古诗,他的文章也颇有建树,曾参与修撰国史,对唐代文学和史学都有一定贡献,孙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时人尊敬。

译文

在东山下的云门寺香阁中住宿,周围是如画的烟花和超脱尘世的幽静,傍晚时分,千座山峰间悬起了灯火,卷起窗帘便能看到五湖秋色,寺中的壁画如同飞仙之阁,金色的铺陈映照出鬼神的忧愁,我攀登至此,仿佛要断绝与人间世俗的联系,这精巧的建筑想必是出自世外高僧之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寺阁的幽静美丽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寺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便奠定了全诗幽静超脱的基调,诗人通过“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等句,进一步描绘了云门寺阁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画壁飞仙阁,金铺照鬼愁”两句,则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寺阁的神奇和超凡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外高僧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孙逖在游览云门寺时所作,云门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孙逖在游览过程中,被云门寺的幽静美丽和超凡脱俗的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云门寺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