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映东窗似玉轮,

寒尽春生洛阳殿。

夜深独坐对残灯,

回首何时复来见。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负盛名,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月光映照在东窗上如同玉轮一般明亮,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洛阳宫殿之中,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回首往事,不知何时才能再次与你相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和宫殿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首句“月映东窗似玉轮”以月喻情,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氛围;次句“寒尽春生洛阳殿”则通过季节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后两句“夜深独坐对残灯,回首何时复来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对重逢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句以月喻情,既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象,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次句通过季节的变换,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在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他更加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更加渴望未来的重逢和幸福,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和宫殿的春景,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