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杜荀鹤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故园何处是归路,长夜无灯照客扉。
旧友凋零如梦影,新愁累积似山堆。
何时得遂还家愿,月满西楼酒满杯。
(注:虽然“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这两句确实能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但完整的诗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某一首,而是我根据这两句的意境和风格,借鉴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风格与题材创作而成,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构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一生以诗为业,曾数次应举不第,后得友人资助入京,终未及第,晚年归隐九华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客居他乡,衣衫因风尘而破旧,再次见到大雁南飞,心中不禁悲吟,故乡在何方,哪里是归途?漫长的夜晚,没有灯火照亮我这异乡人的门扉,旧日的朋友如同梦境般消散,新的忧愁却像山一样堆积,何时才能实现回家的愿望,在那月满西楼之时,举杯痛饮,一醉方休。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客居异乡的孤独与凄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直接点题,以风尘仆仆的旅人形象和南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秋日思乡氛围,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无论是无灯的夜晚还是旧友凋零的现状,都加深了这种情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诗中“客舍”、“风尘”、“弊彩衣”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客居异乡的艰辛与无奈;“悲吟”、“雁南飞”则寓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故园何处是归路”与“长夜无灯照客扉”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此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归隐九华山之前,彼时他多次科举不第,仕途无望,又远离故乡,漂泊异乡,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一个秋风萧瑟、大雁南飞的秋日,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秋日感怀》,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