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的释义

春秋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壮志未酬身先老,长使英雄泪满腮。

病中愁绪如丝乱,梦里江山入眼来。

回首前尘如梦影,唯留余恨伴寒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年老体衰,生命之火奄奄一息,轻而易举地就会被夺走;手抚书卷,哪里还有心情低吟徘徊,壮志未酬,人却已经老去,常常让英雄豪杰泪流满面,病中的愁绪如同乱丝一般纷扰,梦中依然能见到那失去的江山,回首过去,一切如同梦幻泡影,只留下满腔的遗憾和冰冷的灰烬相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晚年病中的感慨与无奈,首句“老衰奄奄气易夺”直接点出诗人年老体衰的现状,生命脆弱;次句“抚卷岂复能低徊”则通过抚书卷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难以沉浸于阅读的无奈,三、四句“壮志未酬身先老,长使英雄泪满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悲伤,后两句则通过病中的愁绪和梦中的江山,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陆游晚年病中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壮志与现在的老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通过“抚卷岂复能低徊”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因病痛而难以沉浸于阅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时,他因病卧床,身体日渐衰弱,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无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