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哀时命

朝代:汉

作者:严忌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何圣哲之不世出兮,独怀道而骋怀。

使芳草为之不芳兮,焉得菅与蒯!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注:此诗为节选,完整原文较长,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简介

严忌,西汉初期文学家,本姓庄,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字子忌,后人称严忌,吴(今江苏苏州)人,与枚乘、邹阳等交游,好辞赋,曾作《哀时命》以自伤悼,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但传世作品不多。

译文

金光闪耀、美玉闪耀本不值得奇怪,但鸟儿被焚烧、鱼儿腐烂却是令人悲哀的,上天是公正无私的,它会观察人民的德行来给予辅佐,为什么圣明的哲人不常出现呢?只有独自怀抱道义而驰骋心志,这使得芳草都不再芬芳了,哪里还能找到菅草和蒯草(比喻平凡之人)呢?用粪土来充塞帷帐,却说申椒(比喻贤才)不香。

释义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这两句诗,以金玉的闪耀比喻世俗的浮华,而鸟焚鱼烂则象征着贤才的遭遇不幸,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悲愤之情。

赏析

严忌的《哀时命》是一首抒发个人怀才不遇、感叹时运不济的抒情长诗,在这两句中,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将世俗的浮华与贤才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贤才命运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和正义的坚守,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创作背景

严忌生活在西汉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政治动荡的时期,虽然汉朝已经建立,但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仍然尖锐,尤其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严忌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学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和赏识,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不平,他创作了《哀时命》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满,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