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凤栖梧
唐·李商隐
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闲生。
秋蝶无端轻坠粉,夜蛩何意苦吟声。
空庭日暮鸟飞尽,深院花残月自明。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叶总关情。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流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经历坎坷,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译文
老熊怎能长久地安卧不动,小凤凰却已听说悠闲地诞生了,秋天的蝴蝶无缘无故地轻轻坠落花粉,夜晚的蟋蟀为何苦苦地吟唱?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深深的庭院里花朵凋零,只有月亮独自明亮,寂寞的梧桐树深锁在庭院中,清冷的秋天里,每一片落叶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老罴(比喻有经验但不得志的人)与雏凤(比喻新兴力量或年轻一代)的对比,以及秋蝶坠粉、夜蛩苦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寂寞之情。
赏析
首联“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闲生”以对比手法开篇,既展现了老一代的无奈与不甘,又预示着新一代的希望与活力,颔联通过秋蝶与夜蛩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氛围,颈联“空庭日暮鸟飞尽,深院花残月自明”则以空庭、日暮、花残、月明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叶总关情”以梧桐、深院、清秋、落叶等意象,将诗人的寂寞与哀愁推向高潮,同时也赋予了全诗以深刻的情感内涵。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描绘老罴与雏凤的对比,以及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寂寞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祝福,希望他们能够超越前辈,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