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身外无余事,闲居味独长。
雨余林气静,日永竹阴凉。
平世自无忧国事,求田应不忤陈登。
谁怜散髪闲居者,重是前朝旧侍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身外没有多余的事情牵挂,闲居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雨后树林的气息格外清新宁静,夏日漫长,竹荫下显得格外凉爽,在这太平盛世里,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忧国忧民的事情需要操心,想要购置一些田地,应该也不会违背陈登的意愿(这里用陈登的典故,表示自己的淡泊名利),有谁会怜惜我这个披散着头发的闲居者呢?要知道,我曾经也是前朝的一位旧侍郎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平世自无忧国事”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相对安定的认识,以及自己不愿再涉足官场纷扰的心态。“求田应不忤陈登”则借用了陈登的典故,表明自己追求田园生活的志向并不会违背古人的高洁之志。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喜爱;颔联通过描绘雨后树林和夏日竹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环境的清幽与舒适;颈联则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自嘲的口吻,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仕途经历的淡淡哀愁,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韦应物逐渐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转而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彻底告别和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仕途经历的淡淡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他在人生转折点的复杂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