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
(注:“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这句并非原诗完整连续的一句,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做了适当的情境构建与融入,使其成为一个合理的诗句插入到诗中,以展现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原诗中并无此完整表述,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建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工诗,喜为苦吟诗风,以铸字炼句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奇僻蹊跷见称。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这里,到那时,我或许会更加放纵自己,像世间的儿女那样,随意栽种花竹,享受这风烟缭绕的美好景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幽静的自然环境和淡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愿意放下世俗的束缚,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苦吟诗风和细腻的景物描写而著称,全诗通过“闲居”、“草径”、“鸟宿”、“僧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的插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还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生动、活泼,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更加向往隐逸的生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探访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的插入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以及愿意放下世俗束缚、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