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除幻
唐·白居易
云何得为幻,此状难比伦。
画水成曲沼,映日为虚轮。
遍观诸境物,皆是妄所因。
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怎样才算是虚幻呢?它的形态难以比拟,就像画水成为曲折的池塘,映日成为虚幻的光轮,遍观世间万物,都是因妄想而产生的,我茫然地想要除去这些虚幻,却反而被虚幻的佛力所控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虚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虚幻性的认识,诗中“画水成曲沼,映日为虚轮”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虚幻的景象,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如水中月、镜中花,是虚幻不实的,而“遍观诸境物,皆是妄所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所有境界和事物都是因妄想而产生的,最后两句“茫然悔欲除所幻,还为幻佛力所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虚幻却反而被虚幻所束缚的无奈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虚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虚幻性的深刻认识,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虚幻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佛教思想的接触和理解有关,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写下了许多与佛教相关的诗作,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虚幻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困惑和无奈,以及对摆脱虚幻束缚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还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白居易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