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渡赣江
唐·张籍
豫章太守吴郡郎,行指斗牛先过乡。
夜渡赣江三百里,水寒月冷照孤航。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自然,多写日常生活与民间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赞赏,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太守是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此行指向斗牛星宿的方向,途中先要经过自己的家乡,夜晚时分,他独自渡过赣江这三百里的水路,江水寒冷,月光清冷,照耀着他孤独的小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豫章太守吴郡郎在夜晚渡过赣江的情景,首句点明人物身份和行程方向,次句说明他此行要先经过自己的家乡,后两句则通过“夜渡”、“水寒月冷”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太守孤独旅程的同情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太守孤独旅程的深刻描绘,首句“豫章太守吴郡郎”直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籍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行指斗牛先过乡”则进一步说明了太守的行程方向和经过之地,为后文的描绘做了铺垫,后两句“夜渡赣江三百里,水寒月冷照孤航”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夜渡”、“水寒月冷”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太守在夜晚渡过赣江的孤独和艰辛。“照孤航”三字也巧妙地表现了月光对太守孤独旅程的陪伴和慰藉,使全诗在孤寂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温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的个人经历有关,张籍早年曾游历四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身处异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他也可能通过描绘太守的孤独旅程,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思考,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