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相逢应不识,同是宦游人。
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此句为化用,原非本诗内容,为保持完整性及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不加入分析)
(注:由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非原诗内容,为符合题目要求及保持诗词的完整性,我在此说明并略去该句的分析,实际分析中,应忽略此句。)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之作,但音律谐婉,时有佳句。
译文
在湘江边上,斑竹的枝条随风摇曳,锦翅的鹧鸪在空中飞翔,我们在这里相逢,或许已经认不出彼此的模样,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坐下来聆听楚地的歌谣,便能感受到这一年的美好;多么想举杯饮酒,询问一下花开的时节啊。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的相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中“斑竹枝”和“鹧鸪飞”是湘江特有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环境;“相逢应不识”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因长时间未见而可能产生的陌生感;“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边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又通过“相逢应不识”等句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坐听楚谣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期”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钱起宦游期间,作为一位远离家乡的官员,钱起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时常会怀念起家乡的美好时光和亲朋好友,在一次与友人的相逢中,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通过描绘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的相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宦游生活的艰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