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小院掩映在春色已深的庭院里,窗户紧闭,重帘低垂,室内光线暗淡,她独自倚靠在楼栏杆上,默默无语,手抚瑶琴,远山催着薄暮降临,微风带着细雨,吹拂着轻阴笼罩的庭院,几株碧绿的柳树生长在青苔地上,一丈高的红色荷花开放在清澈的池水中。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深闺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她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通过“小院闲窗”、“重帘未卷”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沉闷的氛围,而“倚楼无语理瑶琴”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下片通过“远岫”、“细风”、“轻阴”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而“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则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深闺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词中“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渌水池”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李清照婚后不久,当时她虽然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但丈夫经常外出,留下她独自一人在家,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使得她对自然景色有了更加细腻的感受,同时也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她通过这首词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