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出自哪首诗?

生辉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雪

唐·元稹

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

飘似游云无定处,轻盈似梦入瑶池。

千山鸟飞绝高顶,万径人踪灭路歧。

独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寒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779年-831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藻瑰丽,尤善铺叙描写,作品主题分为两类:一类艳情诗,一类悼亡诗,前者轻艳动人,后者缠绵悱恻,有《元氏长庆集》传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译文

是谁让天空变得如此苍茫,忽然间看见雪花在空中散漫地飞舞,它们像游云一样飘忽不定,轻盈得如同梦境般进入仙境,千山之上,鸟儿都飞到了最高的山顶躲避风雪,万条道路上,人的踪迹都被风雪掩盖,道路变得模糊不清,只有梅花在风雪中依然绽放,洁白的新雪紧紧包裹着寒冷的枝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雪纷飞的景象,展现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以及雪后世界的寂静与纯净,首联“谁令天上苍茫合,忽见空中散漫飞”直接点题,引出雪景,设问的形式增强了诗句的吸引力,颔联“飘似游云无定处,轻盈似梦入瑶池”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飘忽不定,颈联“千山鸟飞绝高顶,万径人踪灭路歧”则通过鸟飞人踪的消失,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寂静与荒凉,尾联“独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寒枝”则以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赏析

这首诗以雪景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以及雪后世界的寂静与纯净,诗人运用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还通过描绘鸟飞人踪的消失和梅花的坚韧,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雪之作。

创作背景

元稹的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个冬日里,面对漫天飞舞的大雪,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作为一位善于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人,元稹在雪天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于是用诗歌的形式将这份感受表达了出来,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元稹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优美的咏雪之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