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56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

勿嫌巢穴窄,泥滓涴尔衣。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句)

梁上有一对燕子,雄雌翩翩飞舞,它们在两椽之间衔泥筑巢,生下了四个雏燕,雏燕日夜成长,不断索食,声音孜孜不倦,青虫不易捕捉,雏燕的口总是吃不饱,燕子的嘴爪虽然快要磨破,但心力却不知疲倦,它们频繁地往来于巢与捕食地之间,生怕巢中的雏燕饥饿,辛勤哺育三十天后,母燕瘦了,雏燕却渐渐肥壮,母燕教雏燕学习飞翔和言语,为它们梳理羽毛,一旦羽翼长成,雏燕就被引上庭树枝头,展翅高飞,不再回顾,随风四散,雌雄燕子在空中鸣叫,声音都喊哑了,雏燕却不回来,它们回到空巢中,整夜悲鸣。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意为:那些雏燕都因为翅膀硬了就飞走了,不再理会父母,何况你的生命如此脆弱,怎能等待父母的怜悯和唾弃呢?

释义

这句诗通过描述燕子育雏、雏燕成长后离巢飞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子女不孝、忘恩负义的感慨,诗人以燕子为喻,告诫人们要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像雏燕那样一旦羽翼丰满就忘记父母。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燕子育雏的艰辛和雏燕成长后离巢的悲凉,诗人以物喻人,借燕子的故事来抒发对人间亲情的感慨,诗中“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一句,更是深刻揭示了子女不孝、忘恩负义的可悲现象,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有关,他注意到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对父母不敬不孝,为了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警示,白居易创作了这首诗,通过燕子的故事来隐喻人类社会的亲情关系,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