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搔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搔背
宋·梅尧臣
老慵多自适,惟欠负搔爬。
夜静人已眠,独此爪搔爬。
虽云有仆使,岂解如人意。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不如自搔背,虽搔得所多。
终朝为尔劳,欲息还复作。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存诗约二千九百多首,内容广泛深刻,形式多样,语言朴素自然,有《宛陵先生集》。
译文:
我年老慵懒,常常自己寻找舒适的方式,只是背上发痒时难以解决,夜深人静,人们都已入睡,唯独我在这里用手爪搔抓背部,虽说有仆人可以使唤,但他们哪里能懂得我的真正需求呢?他们用力地咬啮、抓挠,似乎永无止境,让我疼痛难忍,与其让他们如此折腾,不如我自己来搔背,虽然辛苦,但总能找到最痒的地方,一整天都在为此忙碌,刚想停下来休息,那种痒意又卷土重来。
释义:
本诗通过描述诗人自己搔背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仆人无法真正理解自己需求的无奈,以及自己虽辛苦但求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以及自我满足的重要性,诗中“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仆人用力过猛、不懂诗人需求的情景,让人感同身受,而“不如自搔背,虽搔得所多”则表达了诗人自我满足、自在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梅尧臣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后虽以荫补入仕,但官职卑微,生活并不如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本诗通过描述自己搔背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我满足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以及自我理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