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殷尧藩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
寒食风烟村店远,乱峰青处一溪来。
作者简介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785年—820年),他工于诗文,与白居易、元稹等有交往,并受到他们的赏识,殷尧藩的诗作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抒发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译文
在晴朗明媚的日子里,山中的鸟儿欢快地啼鸣,仿佛在催促着行人前行,而山间的桃花却还未完全绽放,只开了一半,寒食节前后,风烟迷蒙,村庄与小店都显得遥远而模糊,而在那错落有致的山峰之间,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而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晴明山鸟百般催”以鸟鸣的欢快衬托出天气的晴朗和山间的生机;次句“不待桃花一半开”则通过桃花未全开,暗示了时节尚早,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尚未完全展现的遗憾,后两句“寒食风烟村店远,乱峰青处一溪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行的景象,寒食节的风烟、遥远的村店、错落的山峰和清澈的小溪,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行途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鸟鸣、桃花、风烟、村店、山峰和小溪等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诗人也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如以鸟鸣的欢快衬托出天气的晴朗和山间的生机,以桃花未全开暗示时节尚早和诗人内心的遗憾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一次山行途中,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而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感悟的文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