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东西跳梁自长久,天毕横施亦何有。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柳。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文学家,李峤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等职,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封郑国公,他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崔融、陈元光、郭震一起被后人誉为“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坛领袖、一代文宗,李峤的诗作多为咏物诗,风格近似苏味道,辞藻华美,内容多写宫廷生活与风物。
译文
东西方向的小人虽然蹦跶得长久,但上天公正的惩罚最终又能奈何他们什么呢?不要说浮云总会遮蔽太阳,严冬过去之后,春天的柳树终将绽放新绿。
释义
“东西跳梁自长久”意指那些心怀不轨、四处蹦跶的小人虽然暂时得意,但他们的行为不会长久。“天毕横施亦何有”则表达了上天最终会对这些行为进行公正的裁决,小人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莫道浮云终蔽日”用浮云蔽日比喻暂时的困境或小人得志,“严冬过尽绽春柳”则预示着困境终将过去,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小人的蔑视和对正义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前两句通过对比小人的得意与上天的公正,突出了小人的渺小和上天的威严,后两句则以浮云蔽日和春柳绽放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困境与希望之间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峤仕途中的某个低谷时期,当时他可能面临着来自朝廷内外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峤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题目中只要求解析“东西跳梁自长久,天毕横施亦何有”两句,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句诗的内涵和背景,我提供了整首诗的原文、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及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