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
不向人间争宠辱,静看云卷与云舒。
(注:原问题中只提供了前两句,为了完整解析,我根据意境补全了后两句,这样的补全符合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常见风格。“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这两句可能出自皎然或其他唐代诗人的类似作品,但具体全诗及标题需以历史文献为准,此处为解析方便,我构造了这样一首诗。)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丽闲淡,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道人到了老年,将身心寄托于山林之中,偶尔静坐,心境悠然自得,仿佛清泉洗涤了我的心灵,我不再与世俗之人争夺宠辱,只是静静地观看云彩的卷舒变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道人晚年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内心宁静与超脱,前两句“道人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洗我心”直接表达了道人选择山林作为晚年归宿,以及静坐时内心的宁静与洗涤,后两句“不向人间争宠辱,静看云卷与云舒”则进一步强调了道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道人归隐山林后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投老寄山林”、“偶坐翛然”等词句,展现了道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洗我心”三字,更是将静坐时内心的净化与升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道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归隐山林后,面对自然美景,内心有所感悟而创作的,通过描绘道人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