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两熟杨梅。
人家住在何许处,云外一声鸡犬啼。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9世纪,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表达隐逸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项斯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那样广为人知,但在当时也颇有声望,其作品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湿润的山岭间云雾缭绕,竹林中生长着鲜嫩的竹荪;茫茫江水两岸,杨梅已经熟透,人们居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只听云外传来一声声鸡鸣犬吠,似乎在指引着归途。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景,以及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湿湿岭云生竹箘”以湿润的云雾和生长的竹荪,展现了山岭的生机与湿润;次句“冥冥江两熟杨梅”则描绘了江水两岸杨梅成熟的景象,增添了季节的色彩和果实的香甜,后两句则通过询问人家住处和云外传来的鸡犬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既表现了山水的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后两句则以问句和声音描写,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深远和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项斯游历江南山水时,当时,他或许正置身于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之间,被眼前的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淡泊与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