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宜春台
宋·袁说友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万井烟霞低栋宇,两江风月近楼台。
山川自古雄图在,岁月从今好事来。
试向高楼一凭望,乾坤何处不尘埃。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严,号东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官员、文学家,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曾任秘书丞、知池州、知常州、知江州等职,累官至吏部尚书兼侍读、资政殿学士,袁说友工诗,与陆游、杨万里等诗人有交往,作品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风格清新自然,著有《东塘集》等。
译文
宜春的城郭被楼台环绕,想象着登上高处举杯畅饮的情景,千家万户的烟霞低矮地笼罩着房屋,两江的风月仿佛近在楼台之旁,自古以来这里的山川就孕育着宏伟的蓝图,从今往后美好的事情将会接踵而至,试着登上高楼远眺,这天地间哪里没有尘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宜春城的美景,通过登高远望的视角,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风光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城郭绕楼台”、“万井烟霞”、“两江风月”等意象,表达了对宜春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宜春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宜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首联“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直接点题,引出登台的场景,同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和颈联进一步展开对宜春美景的描绘,通过“万井烟霞”和“两江风月”等意象,展现了宜春的繁华与宁静之美,尾联则以“试向高楼一凭望,乾坤何处不尘埃”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袁说友在南宋时期曾任多地官职,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宜春作为江南的一座名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袁说友在宜春任职期间,曾登上宜春台远眺,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登宜春台》,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宜春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