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的释义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山居闲寂似僧家,

竹径松门映碧霞。

共嫌欲老无机械,

心事还能与我同。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文自娱,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居住在山林中,生活闲适得就像僧人一样,

竹径和松门在碧绿的霞光中相映成趣。

我们共同嫌弃那即将老去的岁月中缺乏机巧之心,

但我的心事却还能与你相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心灵相通,首句“山居闲寂似僧家”直接点明了山居生活的特点,即闲适而寂静,如同僧人一般,次句“竹径松门映碧霞”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丽,第三句“共嫌欲老无机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机巧之心的厌倦,以及对即将老去却仍能保持纯真之心的珍视,末句“心事还能与我同”则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心灵默契和相互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竹径、松门、碧霞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林之中,诗人通过“共嫌欲老无机械”一句,表达了对世俗机巧之心的厌倦,以及对纯真之心的珍视,这种情感在末句“心事还能与我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和相互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即将老去却仍能保持纯真之心的珍视和自豪,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