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的释义

春秋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悠悠兴废皆如此,赖付乾愁酒一樽。

独倚危楼望天际,满目江山入暮云。

古来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谈与风尘。

唯有清樽能解意,且将心事付沙鸥。

(注:李商隐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同的诗,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虚构了一首融合李商隐风格的诗作,并围绕关键词进行创作和解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兴盛与衰败都是如此循环往复,只能依赖一杯酒来消解心中的万千愁绪,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眺望着遥远的天际,眼前的江山美景都笼罩在傍晚的云雾之中,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最终都化作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和随风飘散的风尘,只有这清冽的美酒能够理解我的心意,姑且将心中的万千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废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首句“悠悠兴废皆如此”直接点出主题,即历史的兴衰更替是不可避免的规律,次句“赖付乾愁酒一樽”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这种无奈时,只能借助酒来消解心中的愁绪,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诗人独倚高楼、眺望江山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无奈和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废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则通过“酒”这一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无奈时的解脱方式,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以虚构为李商隐在晚唐时期,面对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的现实,内心充满无奈和愁绪时所写,当时,唐朝已经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李商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但又无力改变现状,他只能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历史兴废的循环往复和人生无常的无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他也通过“酒”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无奈时寻求解脱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