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刘沧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

前程未卜归期远,一片孤云万里身。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常抒发旅途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一些描写旅途艰辛与人生感悟的题材上,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四十岁的我仍是一介漂泊的旅人,身着一袭青衫,骑着瘦弱疲惫的马匹,在漫天沙尘中缓缓前行,未来的路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归家的日期遥遥无期,我就像那天空中孤独的一片云,漂泊在万里之外,无依无靠。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四十岁仍在外漂泊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的深刻感受,首句“四十青衫更旅人”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与身份,青衫象征着文人的清贫与儒雅,而“更”字则透露出诗人对此身份的无奈与坚持,次句“悠悠饥马傍沙尘”以马喻人,马的饥饿与疲惫映射出诗人的疲惫与困顿,沙尘则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后两句“前程未卜归期远,一片孤云万里身”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感,归期无望,前程未卜,自己就像一片孤云,随风飘荡,无根无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旅人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青衫”、“饥马”、“沙尘”、“孤云”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诗人也借物抒情,将自己的孤独、迷茫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创作于刘沧中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困境,作为一位文人,刘沧虽有才华,但在唐代晚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他的理想与抱负难以施展,只能四处漂泊,寻求机会,这首诗正是他在旅途中,面对艰难困苦,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与感悟的产物,通过描绘自己的漂泊经历,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前途未卜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