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鱼台

唐·白居易

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车马在岸边环绕,水声似乎都要被嘈杂声掩盖而干涸,但水中的鱼儿却还在欢快地相互追逐,没有人把它们带到广阔的江河里去,你们又怎会知道世界的宽广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鱼儿在有限的水域中欢快追逐的场景,暗喻了人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难以认识到世界的广阔和无限可能,诗人以鱼儿为喻,表达了对人们视野狭窄、缺乏探索精神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前两句“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通过对比车马的喧嚣和水域中鱼儿的欢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鱼儿在有限环境中的自在与快乐,后两句“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则通过假设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鱼儿(以及人类)局限性的深刻洞察和无限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观赏鱼儿时,他触景生情,联想到人类的局限性,于是写下了这首寓意深刻的诗,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对人们应该拓宽视野、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期望和呼吁,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