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闲居
宋·陆游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淡烟薄霭斜阳外,啼鸟疏林远树中。
半醉半醒孤枕梦,乍寒乍暖小炉红。
闲居自适君知否,不是人间富贵翁。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院落里深秋时节菊花丛生,几只蜜蜂在花间迷乱地飞舞,淡淡的烟雾和薄霭笼罩在夕阳之外,稀疏的树林中传来鸟儿的啼叫声,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半醉半醒之间在孤枕上做梦,天气乍寒乍暖,小炉中的火微微发红,闲居的日子自己觉得很舒适,可不是那人间追求富贵的人所能理解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秋时节闲居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院落中的菊花和蜜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淡烟薄霭、斜阳、啼鸟、疏林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深远,诗人通过半醉半醒的状态和乍寒乍暖的天气,表达了自己闲居生活的舒适与自在,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富贵生活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菊花、蜜蜂、淡烟、薄霭、斜阳、啼鸟等意象的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闲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通过半醉半醒的状态和乍寒乍暖的天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陆游可能正处于一种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状态,他并没有因此消沉沮丧,而是选择了闲居生活,以诗酒自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