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落日马萧萧,雨压春风暗柳条。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望

唐·杜牧

都城落日马萧萧,雨压春风暗柳条。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天遥。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已经大不如前,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依然繁荣,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清丽,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是小品文,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译文

都城中的落日余晖下,马蹄声萧萧作响,春雨绵绵,仿佛压抑着春风,使得柳条在暗淡中摇曳,回望故乡,不知它究竟在何方,我的心随着明月飞向了遥远的天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都城(可能是指长安或洛阳)所见之景,落日、马蹄声、春雨、柳条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都城落日马萧萧”描绘了都市黄昏的喧嚣与落寞,“雨压春风暗柳条”则通过春雨对春风的压抑,以及柳条的暗淡,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的沉重与忧郁,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心随明月到天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前两句以都城落日、马蹄声、春雨、柳条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凄清、忧郁的氛围,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心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离开故乡,远赴都城任职期间,在异乡的日子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于是写下了这首《春望》,通过描绘都城黄昏的景象,以及春雨绵绵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憧憬,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对故乡和未来的深深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