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蜀山图
唐·李白
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箠辔高。
绿映红遮山上下,晴烘雨染水周遭。
闲花野草皆堪赏,异鸟殊禽尽可招。
只恐西川杜拾遗,会吟诗句解牢骚。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
译文
蜀地山川绵延万里,只见一位身着青袍的行人,他行走在险峻的石栈天梯之上,手执马鞭,驾驭着马匹艰难前行,山间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将山峦装点得分外妖娆;晴天时阳光照耀,雨天时雨水滋润,使得周围的水域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闲花野草都值得观赏,奇异的鸟儿和珍禽也都可招引而来,只是担心西川的杜甫(杜拾遗),他会吟咏出怎样的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山川的壮丽景色和行人的艰辛旅程,首句“蜀山万里一青袍”点明了主题,展现了蜀地山川的辽阔和行人的孤独形象,次句“石栈天梯箠辔高”则进一步描绘了行路的艰险,接下来的两句“绿映红遮山上下,晴烘雨染水周遭”则是对蜀地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多彩多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关切和期待,希望他能吟咏出更加动人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以蜀地山川为背景,通过描绘行人的艰辛旅程和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绿映红遮”、“晴烘雨染”等词语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富有层次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杜甫的关切和期待,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蜀地时所作,蜀地以其险峻的山川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李白在游历蜀地的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所深深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行路的艰辛和人生的不易,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蜀地的壮丽景色和行人的艰辛旅程,同时也表达了对杜甫等友人的关切和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