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柁师
唐·韦庄
柁师高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复止。
去似江流无返日,来如风雨有馀姿。
几人同坐此船中,似乎前生有宿期。
一棹寒波夜未央,孤灯照影独吟诗。
(注:韦庄的这首诗可能并非广为人知的标准篇目,且根据提供的关键词“柁师高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复止”,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与整合,以符合题目要求,韦庄的作品中可能并没有直接以“咏柁师”为题的完整诗篇,但韦庄确实写过关于水上生活、船夫等题材的诗作,这里基于韦庄的风格和题材进行了创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并称“温韦”,他的诗作多描写战乱流离中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词则多写闺情离思,情感真挚,风格清丽。
译文
船夫(柁师)高高地躺着,自在地吟唱着歌曲,他像是在戏耍那些拉船的人,让船只时而行进时而停下,离去时如同江水东流,没有回头之日;归来时则如同风雨交加,带着余下的气势,在这船中有几人同坐,仿佛前世就有注定的缘分,夜晚,船在寒冷的波光中前行,尚未到达尽头,孤灯映照下,我独自吟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船夫(柁师)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自在不羁、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也通过船上的乘客与船夫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相遇的奇妙,夜晚的孤灯与吟诗,则增添了诗中的孤独与文艺气息。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船夫(柁师)为主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其高卧啸歌、戏耍挽舟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船夫的自由与洒脱,诗中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缘分的感慨和对孤独夜晚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气息又富有哲理意味,韦庄的诗词风格清丽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基于韦庄的风格和题材进行的创作,但我们可以想象,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战乱流离、社会动荡的艰难岁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或许曾亲眼目睹过船夫们在水上生活的艰辛与自由,从而产生了创作这首诗的灵感,通过描绘船夫的生活状态,韦庄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缘分和孤独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