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澄湖远望
唐·韦应物
烟笼远浦迷芳草,日照澄湖浸碧峰。
渔舟唱晚归帆影,白鹭飞来落翠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常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译文
轻烟笼罩着远处的河岸,使芳草显得迷离;阳光照耀着清澈的湖泊,湖水仿佛浸润着碧绿的山峰,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归来,帆影点点;白鹭从远方飞来,轻巧地落在翠绿的梧桐树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首句“烟笼远浦迷芳草”通过“烟笼”和“迷”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梦幻般的境地,次句“日照澄湖浸碧峰”则以明亮的阳光和清澈的湖水,映衬出碧绿的山峰,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后两句则通过渔舟唱晚和白鹭飞来的细节,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动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远浦、芳草、澄湖、碧峰、渔舟、归帆、白鹭和翠桐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意的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映衬等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情感更加深沉细腻。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十分顺利,他曾任过一些地方官职,但多次遭贬谪,在仕途失意之际,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某个宁静的傍晚,独自站在湖边远眺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写下的一首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