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出自哪首诗?

风云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富阳江中夜泊

唐·孙逖

落日舟中白发生,

前山月出暮云明。

海外珠犀常入市,

人间鱼蟹不论钱。

帆樯万里归吴会,

雨雪连宵滞楚城。

欲问渔阳掺别曲,

时危惆怅忆南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孙逖(696年-761年),字不详,河南博州武水(今山东聊城县东南)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宰相孙偓祖父,自幼便好学,善属文,开元二年(714年)进士及第,授山阴尉,后迁秘书正字,又任左拾遗,转左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均、中书舍人崔祐甫等同掌机务,广德二年(764年),因事罢相,后历任太子少傅、太子太傅、太子宾客等职,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孙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任宰相,对唐代政治、文化有着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落日余晖中,我在舟中看着新生的白发,

前山升起明月,暮云渐渐变得明亮。

海外的珍珠犀角常常进入市场,

人间的鱼蟹多得根本不计价钱。

帆船桅杆高耸,万里归途指向吴会,

雨雪连绵,连夜停留在楚城。

想要询问渔阳掺和着离别的曲调,

时局危难,心中惆怅,怀念南征的日子。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富阳江中夜泊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落日余晖和月出云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通过“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的景象,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归途遥远、旅途艰辛的感慨,尾联则通过询问渔阳掺曲,抒发了对时局危难的忧虑和对南征岁月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首联的落日和月出,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的“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当地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当地经济繁荣的赞叹,颈联的“帆樯万里归吴会,雨雪连宵滞楚城”则表达了作者归途遥远、旅途艰辛的感慨,同时也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尾联通过询问渔阳掺曲,抒发了对时局危难的忧虑和对南征岁月的怀念,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孙逖在富阳江中夜泊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在归途之中,面对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当地的繁荣景象,心中不禁涌起诸多感慨,他也可能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因此在诗中抒发了对时局危难的忧虑和对南征岁月的怀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孙逖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