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7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楸枰夜话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风玉萧萧数亩楸,箨龙名为道人留。

闲来对坐清阴下,一局曾消万古愁。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人格高尚,为官清廉,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在数亩宽广的楸树林中,风声如玉般萧萧作响,那新生的竹笋(箨龙)仿佛是为了道人特意留下,闲暇之时,我们坐在清凉的树荫之下,对弈一局,仿佛能消解万古以来的忧愁。

释义

风玉萧萧:形容风声如美玉碰撞般清脆悦耳。

数亩楸:指广阔的楸树林地。

箨龙:竹笋的别称,因其形似龙而得名。

道人留:暗指这清幽的环境和美好的景致仿佛是道人为留客而特意布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楸树林中对弈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高洁情怀,首句“风玉萧萧数亩楸”以声绘景,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次句“箨龙名为道人留”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添了诗意,后两句“闲来对坐清阴下,一局曾消万古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弈时的愉悦心情和超脱物外的豁达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超脱的心境,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隐居山林之时,面对官场的黑暗和世俗的纷扰,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与友人一起在清幽的楸树林中对弈消愁,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