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帆正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帆正开。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风格豪放,意境深远,李颀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的歌曲,昨夜微霜已经悄悄渡过黄河。
鸿雁在愁绪中难以忍受,更何况是客居他乡的人经过云山。
关城的曙色催促着寒气逼近,御苑里的捣衣声傍晚时分更多。
年轻人轻率地前往南方镇守,河水汹涌如山,船帆正迎风张开。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魏万即将远行南方的深深关切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气候、自然景象以及友人的行程,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前两句通过“朝闻游子唱离歌”和“昨夜微霜初渡河”的描写,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和背景;中间两句“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绪;后两句“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和“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帆正开”则通过关城的曙色、御苑的砧声以及友人的行程,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颀为送别友人魏万而作,魏万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与李颀有深厚的友谊,当时魏万即将前往南方镇守,李颀便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他的不舍和祝愿,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唐代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关怀的精神,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情感和意境的精心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