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沈亦可羞。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沈亦可羞。

汴水东流无限恨,隋堤春草暮凄凄。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沈亦可羞”实际上是对第二首未直接给出的意境的概括与提炼,为便于解析,我将两首诗一并列出,但主要聚焦于与关键词紧密相关的第二首意境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皮日休,晚唐著名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他的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皮日休一生勤于著述,文学成就很高,代表作有《皮子文薮》等。

译文

(针对关键词所在意境的译文提炼)

隋炀帝因奢淫无度而自取灭亡,即便没有龙舟沉没的悲剧,他的行为也足以令人羞愧,汴河水依旧东流,却承载着无尽的遗憾,隋堤上的春草在黄昏中显得格外凄凉。

释义

“奢淫自是前王耻”意指隋炀帝的奢侈荒淫是他作为君王的耻辱;“不到龙沈亦可羞”则进一步强调,即使没有发生龙舟沉没这样直接导致国家覆灭的事件,隋炀帝的行为也已经足够让人感到羞耻,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隋炀帝因个人享乐而置国家于不顾的罪行。

赏析

皮日休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隋炀帝奢侈荒淫生活的批判,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他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大运河的历史功绩,而是指出,如果隋炀帝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不沉迷于享乐,那么大运河的修建将可以与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提并论,隋炀帝的奢淫无度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不仅是前王的耻辱,也是对所有君王的警示。

“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沈亦可羞”两句,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隋炀帝个人行为的谴责,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它们提醒人们,作为领导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切勿沉迷于个人的享乐之中。

创作背景

皮日休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唐朝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对历史的教训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创作这首诗时,不仅是对隋炀帝个人行为的批判,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教训的重视,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他也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