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谷经春不识花,新松老柏自攲斜。出自哪首诗?

小编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沧

穷谷经春不识花,新松老柏自攲斜。

山深云气常如雨,林静风声似暮笳。

门巷寂寥人迹少,池塘清浅草痕加。

此中自有逍遥处,莫向人间问岁华。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及第,官华原尉,有诗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在幽深的山谷中,即便是春天到来,我也未曾留意到那些花朵的绽放;新长成的松树和老去的柏树,它们自由自在地倾斜生长,不受拘束,山中云雾缭绕,仿佛常年都在下雨;林间静谧,风声听起来就像傍晚时分吹响的胡笳声,门前的小巷寂静冷清,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池塘的水清澈见底,草儿在池边悄悄生长,这里自有一片逍遥自在的天地,我不必向世人询问岁月的流逝。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通过“穷谷经春不识花”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忽视(实则是专注于内心的宁静)。“新松老柏自攲斜”则展现了自然万物生长的自由与不羁,后四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孤寂,以及诗人对此种生活的满足与超脱。

赏析

刘沧的这首《山居》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画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穷谷经春不识花”一句,既是对外界繁华的疏离,也是对内心宁静的坚守,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启示。

创作背景

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文人选择归隐山林,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刘沧作为其中之一,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隐居生活,创作了这首《山居》,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晚唐文人心态的一种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