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山东路春风绿,埋没谁知太守阡。全诗是什么?

梦梦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蒜山东路春风绿

宋·范成大

蒜山东路春风绿,埋没谁知太守阡。

蔓草荒烟迷故垄,落花啼鸟认前贤。

百年遗爱空留恨,一寸孤忠欲问天。

回首故园荒草外,青山何处吊遗贤。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诗文俱佳,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田园诗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最为人称道,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蒜山东路的春风带来了绿意盎然,

却又有谁知道太守的坟墓被埋没在这里。

蔓草和荒烟遮蔽了古老的坟墓,

落花和啼鸟仿佛还能认出这位前贤。

他留下的百年遗爱只留下了遗憾和怨恨,

一寸孤忠之心想要质问苍天。

回首望向那荒芜的故园之外,

青山何处可以凭吊这位遗贤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蒜山东路春天的景象,同时寄托了对一位已故太守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绿意、蔓草荒烟、落花啼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对太守遗爱的怀念和对忠臣遭遇不公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首句“蒜山东路春风绿”以春风带来的绿意盎然开篇,既点明了时节,又暗示了生机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笔锋一转,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被埋没的太守坟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蔓草荒烟、落花啼鸟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对太守的深切怀念和对忠臣遭遇不公的愤慨,尾句“青山何处吊遗贤”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敬仰之情,又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范成大对某位已故太守的敬仰和怀念有关,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许多忠臣良将因直言进谏或坚守正义而遭遇不公,范成大可能正是通过这首诗来寄托对某位已故太守的怀念之情,并表达了对忠臣遭遇不公的愤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也反映了范成大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感的关注,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