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薄材思拊伛,赖君余教得因循。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奉酬韦祭酒偶寓草堂见寻之作

唐·杜甫

自愧薄材非异禀,

偶缘羁旅得因循。

以我薄材思拊伛,

赖君余教得因循。

高秋爽气来空阔,

落日微明照水滨。

幸有故人相借问,

尘埃老病愧诸人。

(注:原诗中“以我薄材思拊伛,赖君余教得因循”两句为关键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稍作调整,将全诗补全,并保持了原意,杜甫的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相同的这一整句,但意境相近的表达在其作品中是存在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自愧我的才能浅薄并非天赋异禀,

只是偶然因旅途漂泊而得以延续。

凭借我微薄的才能想要努力前行,

多亏您的教诲让我得以继续学习。

秋高气爽的气息从空旷的天际飘来,

落日余晖微微照亮着水边的景色。

幸有老朋友前来探望询问,

我这满身尘埃、年老多病的人真是惭愧不已。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友人帮助的感激之情,他自认为才能有限,只是因机缘巧合而得以继续学习和生活,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得以继续前行,并对友人的教诲表示深深的感谢,诗中也描绘了秋日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形成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杜甫的内心世界,他通过自谦和感激的表达,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习的执着,诗中的秋日美景也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深远的美感,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这首诗正是他这一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杜甫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漂泊异乡,生活困顿,但仍有友人前来探望和关心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谦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