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后因还俗应举,多次不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字句锤炼,追求意境的幽深奇崛,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轻轻地敲着柴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景色迥异,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我不必去询问外面的消息,既然上天让我在这里做官,那就如同隐居在仙境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以及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写李凝居处少有人烟,环境清幽;颔联写夜幕降临,万籁俱寂,老僧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栖息的鸟儿;颈联写归途中经过桥边,看到原野色彩斑斓,白云缭绕,仿佛山石在移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满足和自得,认为无需过问外界的纷扰,这里就如同仙境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李凝居所的幽静、自然之美以及隐逸生活的闲适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居所时所作,当时,贾岛仕途不顺,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感到厌倦,因此他向往这种远离尘嚣、清幽闲适的隐逸生活,在探访李凝的过程中,他被这里的幽静环境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