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曲
唐·刘皂
涿州沙上望桑乾,鞍马春风特地寒。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闲。
作者简介
刘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风格苍劲豪放,常抒发对边疆将士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虽然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每一首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我站在涿州的沙滩上遥望着北方的桑乾河,骑在鞍马上的我即便沐浴在春风中也感到格外的寒冷,当我乘坐着万里归途的船只,吹起长笛时,我的心境已与那悠闲的白鸥一般无二。
释义
首句“涿州沙上望桑乾”点明了地点和动作,诗人站在涿州的沙滩上,目光越过辽阔的平原,遥望着北方的桑乾河,表达了对边疆的深切关注,次句“鞍马春风特地寒”则通过描写自己在鞍马上的感受,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即便是春风拂面,也让人感到格外的寒冷,后两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闲”则笔锋一转,描写了诗人归途中的心境变化,从对边疆的关切转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白鸥为伴,心境悠然。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在边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首句和次句通过“沙上望”和“鞍马春风特地寒”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后两句则通过“万里归船”和“此心吾与白鸥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心境的悠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边疆局势有关,晚唐时期,边疆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给边疆将士和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诗人刘皂可能曾亲身经历过边疆的艰苦生活,对边疆将士的处境有着深切的同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自己在边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边疆局势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