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赵师秀
忽忆西岩道人语,杖藜乘兴得幽寻。
白云深处无人识,只有寒松见我心。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以清新淡远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赵师秀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隐逸生活,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忽然想起西岩道人的话语,便手持藜杖,趁着兴致去寻找那幽静的景致,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无人知晓我的行踪,只有那耐寒的松树能够理解我的心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回忆起西岩道人的话语而兴起的一次山行,他手持藜杖,独自深入山林,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与幽远,在白云缭绕、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感受到了与自然的亲近,而只有那坚韧不拔的寒松,似乎能够读懂他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忽忆西岩道人语”直接点题,引出山行的缘由;次句“杖藜乘兴得幽寻”则描绘了诗人手持藜杖、兴冲冲地踏上山路的情景,后两句“白云深处无人识,只有寒松见我心”则通过描绘白云深处的幽静和寒松的坚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赵师秀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因回忆起西岩道人的话语而兴起的一次山行记录,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