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出自哪首诗?

小星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韦中丞归汉阳》

唐·刘长卿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君向孤舟向豫章,我来空忆对芳菲。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他的诗歌多写贬谪漂泊的感慨和山水田园的隐逸之趣,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是唐代五言诗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汉口夕阳斜照,鸟儿斜渡江面;洞庭湖水浩渺,秋水与天边相连,你在东观外刚卸去官职(方墨绶,代指官职),我们在西州相见时你已两鬓斑白,柳条折尽,花儿落尽,我试问行人你是否还会归来?你却要乘着小舟前往豫章,而我只能空自回忆往昔与你共赏芳菲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口夕阳、洞庭秋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辽远的氛围,接着以“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两句,点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岁月变迁,以及再次相见时友人的苍老,后两句则通过折柳送别、花落人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以景起兴,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颔联中的“东观外除方墨绶,西州相见已苍髯”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折柳送别、花落人非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凝练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唐代送别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送别友人韦中丞归汉阳时所作,韦中丞是刘长卿的朋友,两人在西州相见后,韦中丞即将返回汉阳,刘长卿在送别之际,有感于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以及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无限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