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回首天涯芳草绿,伤心陌上落花寒。

十年人事如邮传,万里江山入梦间。

唯有故园今夜月,清光犹似旧时看。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黄遵宪早年曾从师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后中举人,任日本使馆参赞,甲午战争后,任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戊戌变法期间,授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放归,后曾参与组织保国会,并任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晚年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之一。

译文

曾经游历的地方,笔墨所及之处如今已长满青苔,显得苍老;自己四处奔波,在尘沙中浪迹,鬓发也已斑白,回首望向那遥远的天边,芳草依旧翠绿,但心中却因陌路上的落花而感到伤心与寒意,十年来的人事变迁如同驿站传递的邮件一般迅速,万里江山也时常在梦中浮现,只有故乡今夜的月亮,它的清光还像从前一样明亮。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生活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联通过“旧游笔墨苔今老”和“浪走尘沙鬓已斑”两句,描绘了诗人曾经的游历和现在的苍老形象,颔联“回首天涯芳草绿,伤心陌上落花寒”则通过对比天涯的芳草和陌上的落花,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伤感,颈联“十年人事如邮传,万里江山入梦间”进一步强调了人事的变迁和江山在梦中的浮现,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尾联则以故乡的月亮作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忆旧游”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去游历生活的回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丰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过去的游历生活和现在的苍老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国他乡,远离故乡和亲人,在长期的漂泊和游历中,诗人对过去的时光和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诗人也深刻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