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羁雌竟往来。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泊

唐·韦庄

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羁雌竟往来。

荒村寂寞时回首,大渡阑干夜未央。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早年曾游历各地,后入蜀为官,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衰落和五代的纷争,他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苦难的深刻描绘,在词作方面,韦庄以其深情细腻、意境悠远的词风,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小桥边,微风轻拂,露珠闪烁,一轮明月映照着扁舟;迷途的鸟儿和失去伴侣的雌鸟,在夜空中来回飞翔,荒凉的村庄里,寂寞难耐时频频回首,只见大渡河边的栏杆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夜还未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小桥风露扁舟月”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夜景图;次句“迷鸟羁雌竟往来”则通过迷途的鸟儿和失去伴侣的雌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后两句“荒村寂寞时回首,大渡阑干夜未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夜泊时的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句中的“小桥”、“风露”、“扁舟”和“月”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夜景图,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中的“迷鸟羁雌”则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诗人的心境,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后两句则通过“荒村”、“寂寞”、“回首”和“夜未央”等词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游历或仕途不顺之时,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韦庄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他的内心无疑会受到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在夜泊之时,面对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夜景,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将自己的孤独与迷茫融入诗中,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乱世文人的复杂心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