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宋·刘克庄

六年湖海老侵寻,千里归来一寸心。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灯如豆照秋林。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入朝为官,又四度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是南宋后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之一,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其作品在南宋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译文

六年的漂泊生涯让我日渐老去,心中那份归隐的愿望却愈发坚定,千里迢迢归来,心中只有一片宁静与淡泊,夕阳西下,松林小径上寂静无人,显得格外冷清,只有一盏如豆大小的鬼火,在秋日的树林中摇曳,照亮着归途。

释义

首句“六年湖海老侵寻”描述了诗人六年来在江湖上漂泊不定的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岁月流逝和身心疲惫,次句“千里归来一寸心”则表达了诗人历经千山万水,心中那份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坚定,后两句通过描绘落日、松径、鬼灯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归隐后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六年湖海老侵寻”以时间跨度为线索,勾勒出诗人漂泊生涯的艰辛与不易;次句“千里归来一寸心”则以空间转换为背景,凸显了诗人归隐决心的坚定与执着,后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将诗人归隐后的孤寂心境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六年的漂泊生涯后,他终于决定回归田园,过上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归隐途中,面对落日、松径、鬼灯等自然景象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