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不敢收余烬,马首翩翩只欲东。全诗是什么?

风云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商隐

背城不敢收余烬,马首翩翩只欲东。

却羡蜗牛犹有舍,不妨随处一蓬丛。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面对残破的城池,不敢收拾那余下的灰烬,战马的头颅高昂,只想着向东奔驰,却羡慕那蜗牛还有一个小小的蜗居,自己不妨也像它一样,随处找一个草丛作为栖身之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无奈而漂泊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首句“背城不敢收余烬”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他却不敢去面对和收拾这残局,次句“马首翩翩只欲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他像一匹无主的马,只知道盲目地向东奔驰,却不知道自己要奔向何方,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蜗牛的安逸生活,反衬出诗人自己的漂泊无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面对残破城池的无奈和漂泊无依的境遇,深刻地揭示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诗人也通过对比蜗牛的安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构思新奇,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的仕途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自己像一匹无主的马,漂泊无依,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