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弦歌旧国平生乐,鞍马新年几日留。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其诗语言平淡自然,有超脱凡俗之艺术特色,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多抒写隐逸闲居之乐,或羁旅行役之苦。
作者简介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他们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己见,返归隐居于南山的破旧小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已至逼人辞旧迎新。
在故乡旧地弹弹琴唱唱歌得到一生的快乐,在新的一年里骑马东奔西走又能留下几日?
释义
这首诗是孟浩然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抒发仕途失意、世态炎凉之叹;颈联写暮岁将至、年华易逝之哀;尾联叙述归隐后的欢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冲淡闲远,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隐含着对生活的牢骚不满,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冲淡闲远,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弦歌旧国平生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故乡弹琴唱歌、享受田园之乐的美好回忆,这种生活是他所向往和珍视的。“鞍马新年几日留”则透露出诗人对新年里不得不离开这种平静生活的无奈与不舍,鞍马劳顿,奔波于仕途,与旧国平生之乐形成了鲜明对比。
创作背景
孟浩然四十岁时来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尽管他的诗才为世人所称颂,但他却未能通过考试,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长安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官僚名士,尽管他才华出众,却并未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推荐,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他深感失望和沮丧,于是决定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襄阳,过起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