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兰若梦回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古刹钟声传远近,佛光普照渡人心。

红尘梦断空留恨,碧水情长自浅吟。

回首前尘皆幻影,唯余禅意伴君临。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作在文坛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擅长运用象征与隐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尽管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译文

青鸳鸟历经几世轮回才得以在兰若寺栖息,黄鹤在当年则象征着吉祥的卯金之运(暗指汉朝的兴盛),古老的寺庙钟声悠扬,传遍远近,佛光普照大地,渡化着人们的心灵,红尘中的梦想破灭,只留下无尽的遗憾,而碧水长流,情感依旧浅吟低唱,回首过去的一切,都如同幻影一般,唯有禅意伴随着我,指引前行。

释义

本诗通过“青鸳”与“黄鹤”两个意象,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兰若寺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精神的归宿与超脱,钟声与佛光则代表了佛教的慈悲与智慧,能够净化人心,引导人们走出红尘的困扰,红尘梦断与碧水情长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恒久的向往,诗人强调禅意的重要性,认为它是超越世俗烦恼、达到内心平静的关键。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青鸳与黄鹤的意象,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循环,兰若寺、钟声与佛光的描绘,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禅境之中,红尘与碧水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自然恒久的感悟,整首诗以禅意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可考,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文化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暮云作为一位深受佛教文化熏陶的诗人,很可能在游历或参禅的过程中,对佛教的慈悲与智慧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也可能通过青鸳与黄鹤的意象,寄托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