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的释义

小星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寻。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部分诗作被收入《唐风集》中,流传至今。

译文

山涧的溪水在石路上横斜流淌,路的尽头是水源的发源地,那里有一片茂密的丛林,我轻声吟诵诗句,未曾想到惊动了溪边的鸟儿,它们振翅高飞,钻入了云雾缭绕的深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首句“涧水横斜石路深”描绘了山涧溪水在石路上流淌的景象,突出了山路的崎岖与深邃;次句“水源穷处有丛林”则揭示了溪水发源地的幽静与神秘,丛林的存在为这片区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吟诵与溪鸟的惊飞,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互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涧水、石路、丛林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溪水的流淌、石路的深邃、丛林的茂密以及溪鸟的惊飞等细节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还通过“微吟不道惊溪鸟”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独自漫步于山间小道,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之情,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凝聚于笔端,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晚唐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