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方岳

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

白云出岫无心好,红叶随风不恨悲。

野老逢人争说虎,樵夫指路笑寻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竹篱。

作者简介

方岳(1199年—1262年),字巨山,号秋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仕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在南宋文坛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九日重阳佳节却无欢乐可追寻,我随意地漂泊漫游在山间水畔,白云从山坳里悠然飘出显得那么无心自在,红叶随风飘落却不带有丝毫的悲戚,山野间的老人遇见我便争相说起老虎的事情,樵夫则笑着为我指路去寻找诗意的所在,黄昏时分我回到家饱餐一顿后,不脱蓑衣便直接躺在竹篱边的床上休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期间,因无欢可寻而随意游历山水的情景,诗中通过白云、红叶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交流和樵夫的指引,诗人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诗意的方式,诗人以归家饱饭后不脱蓑衣卧竹篱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却并未过多渲染节日的喜庆氛围,而是从诗人的个人情感出发,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九日无欢可得追”一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而“飘然随意历山陂”则展现了他面对失落时的洒脱与超然,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白云、红叶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淡泊与超脱,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交流和樵夫的指引,诗人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诗意的方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仕途不顺、生活困顿有关,在重阳节这个本应欢乐庆祝的节日里,诗人却感到无欢可寻,这可能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他选择随意游历山水,以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安慰,在游历过程中,诗人通过与山野老人的交流和樵夫的指引,逐渐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找诗意的方式,他以一种超脱和满足的心态回到了家中,并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感悟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