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留海上去何时,只看春鸿北向飞。的释义

生辉6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海上寄萧立

唐·独孤及

朔风吹到楚江楼,身留海上去何时。

只看春鸿北向飞,轻烟落日五湖西。

鳞鸿杳绝音容远,水国迢迢路更迷。

文彩葳蕤官事少,此身不似一鸿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独孤及(725年-777年),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吏部员外郎、常州刺史等职,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独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独孤及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擅长文章,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与韩愈、柳宗元等人有师承关系,他的诗文风格质朴自然,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北风呼啸吹到了楚江之畔的高楼,我身在海上漂泊不知何时能归。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春天的鸿雁向北飞去,而我却在轻烟笼罩、落日余晖下的五湖之西滞留。

书信断绝,你的音容笑貌已遥不可及,这水乡路途遥远更加让人迷茫。

我虽然文采斐然但公务繁忙却少,这身不由己的情形真不如那自由飞翔的鸿雁啊。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己漂泊无定的无奈感慨,首联写北风呼啸,自己身处海上不知何时能归;颔联以春鸿北向飞为对比,突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颈联写书信断绝,友人音容已远,路途迷茫;尾联则以自己虽有文采但身不由己,不如鸿雁自由飞翔为结,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只看春鸿北向飞”一句,以鸿雁的自由飞翔反衬自己的漂泊不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鸿雁作为自由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独孤及在海上漂泊时写给友人萧立的,当时,诗人可能因公务或其他原因而远离家乡和友人,身处海上漂泊不定,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漂泊异乡、思念家乡和友人的普遍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